首页 > 余阳卫鹰 > 第107章 天下鸿儒 (四)

我的书架

第107章 天下鸿儒 (四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二天一大早,柳风眠一行人便准备离开了,李福倒是会做人,准备了不少汉中特产给他们,那周康就不太懂这些人情世故,整天一张将军脸板着,两人一起把他们送到了南城门,见到他们离去,才转身回城。

李福回到家中,家里的老太爷正在院中晒太阳,李福走到跟前叫了一声:“父亲!”

那太爷也没有回头看他,只是问道:“走了?”

“走了!”李福说道。老太爷点了点头。

“父亲,儿子不太明白,我们今天如此盛大招待会不会招致朝中小人的参奏啊?昨日周康问了我这个问题,我虽然勉强把他糊弄过去,但是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呀。”

老太爷摇了摇头:“儿啊,凡事给自己留条后路,你看看如今的九州,鬼知道以后谁说了算呢?参奏就参奏呗,反正又奏不死人,难不成君上要因为你招待了他外甥罢了你的官?这说出去君上不要面子了?”

李福这才恍然大悟地点头说道,“明白了,还是父亲大人英明!”

老太爷笑了笑,“英明?你老子我只是见得多了。”说罢,忽然听到城中响起一阵月生,哀鸣不断,老太爷疑惑地问道:“谁死了?”

李福摇头说道:“不知。管他谁死了!”

老太爷回过头重重地敲了一下李福的脑袋训斥道:“聋了!这么响的乐声普通老百姓享用的起?”

李福这才反应过来,连忙让人去询问。

柳风眠骑在马上和陶缉熙说着话,今日万里无云,琬琰也出来骑马,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谈论着。忽然耳边传来阵阵乐声。柳风眠拉着马缰回头望了望渐渐远去的汉中城池。宋铎坐在车中也听到了,声音悲怆,如此大的月声,整个汉中谁享受得起?宋铎先是探出头到车窗外听了听,表情严肃,他收回脑袋,呆呆坐了半晌,深深叹了一口气。

汉中城外一匹马正在疾驰,尘土飞扬。马上是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,他朝着柳风眠他们奔来。先遇到了雍州虎骑,他们把他拦了下来。虎骑中的将军问了些情况,那人虽说是要交东西给柳风眠,却还是不放心放他过去。于是最后,虎骑将军只能拜托衡天一亲自过去请示。

衡天一纵马前来,柳风眠他们听了下来。

“禀公子,后面追来一人,说是有东西要送给公子!”衡天一说道。

柳风眠有些纳闷地看着衡天一,要说这李福要送什么也送了呀,这会子又是什么东西要送给自己呢?除了李福还有谁会送给自己东西呢?正在他犹豫不决之时,宋铎在车中说道:“让他过来把,他的确有东西要给公子!”

衡天一看了看柳风眠,有些纳闷,而柳风眠更是不解,不过还是点了点头,于是衡天一又骑着马奔跑回去。

柳风眠也不多问宋铎什么,不多会,那书生就骑着一匹马跑了过来。

他一身白色,头上还带着白孝,柳风眠惊讶地看着他,这应该是城中丧事的人家,难不成李福?柳风眠一头雾水。

只见那人跳下马说道:“遵老师遗愿,特赶来将这本书送于公子。”柳风眠立即跳下马,结果男人手中的书,《儒经》,柳风眠惊喜地叫道:“老先生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,昨夜不是还在写吗?”柳风眠再次看了看这个男人,总觉得有些怪异,再加上他这一身白孝。柳风眠问道:“先生这一身是?”

“老师已经于昨夜睡梦中故去。”书生说话声音有些悲怆。柳风眠忽然一阵心酸涌了上来,“昨天不是还好好的!”

宋铎终于走下车,“他这二十年来唯一支撑着他的就是这本书,如今大作已经完成,他也该走了。走得安详吗?”

书生回答:“安详,应该没有一丝痛苦,脸上还带着笑。”

“是呀,他应该很开心了,他毕生所学已经留给后人,以前撑着一口气就是为了这本书,如今既然写完了,自然是没有什么了可以牵挂了。”

书生低声说道:“本来弟子们商量要把它办成喜丧,可是老师遗愿他不愿意,也不想隆重。但是还是阻挡不住汉中城中的名士、官人、百姓前来送行,所以这乐声到这里也能听到啊。今日消息已发出,九州各地来祭奠先生的人可能要数不胜数了。”

宋铎微微点头,“好啊,也不枉他治学一世,也算是青史留名了,桃李满天下了。”

说罢,书生便告退了。柳风眠拿着《儒经》发呆,他确实有些接受不了,昨日里那个老人家还在给他们讲经说书,今天怎么就!人生百年,世事无常,柳风眠想不到一面便是永远啊。

宋铎说道:“风眠啊,这是他毕生心血,你务必要好好珍惜呀!不要辜负了老人家对你的期望啊。”

柳风眠点了点头。

多年后,一次与游相国的交谈中柳风眠回忆这件事也觉得甚是神奇,要是再来晚一步,也算就再也见不到崔老先生了,也许崔老先生就是要等他们的到来也说不一定。《文武本纪》里曾写下这么一段话:昔日,游相国问帝,帝今日治国之大略得益最深源自何处?帝曰,昔日朕年少,于汉中遇鸿儒崔沦,虽只受教半个时辰,对朕影响甚深,后又得先生大作《儒经》,几十年沙场朝廷,朕必带之,朕治国之源虽不都源于此处,却重要之。

后世史官知道文武皇帝的老师是宋铎大柱国,所以很多人对宋铎的研究要更多一些,却很少有人研究崔沦,毕竟他与帝王只是在那么个傍晚相遇相见分别,可很多人都忽略了先生在世的时候写下的这本《儒经》,帝王这一生几乎都带着这本书,他教给帝王太多人生道理和治国理政之要,对于帝王而言,整本书太重要,虽说他与崔先生从相识到分别不及半个时辰,但是可以说崔先生是化为了一本书陪着帝王走过了太多岁月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