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绿皮火车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早晨三点多钟,几乎是一夜没睡的张桂香就起来了。
抱柴禾烧火做饭,小碴子粥,贴饼子,锅里面还煮了十个鸡蛋。
三点半,饭好了。
“柱子,起来了,早晨多吃点饭,省的坐车的时候晕车。”
赵振东起来洗脸刷牙,“妈,你是不是一宿没睡?今天你就别去打柴禾了。”
“好,妈今天不去打柴禾。”
“妈,你真的不能去啊,你一宿没睡觉,再上山干活,我不放心。你要是不听话,我以后就是找到工作了,我也不去!”
张桂香虽然一宿没睡觉,但是心里很高兴,老儿子知道心疼妈了。
“好哇!妈保证不去干活。就在家里等你的好消息。”
赵振东笑眯眯的:“妈,你放心!肯定是好消息!”
张桂香在屋里把桌子放好了,给赵振东盛了一碗小碴子粥,又拿了一小碟咸菜丝,上面还滴了几滴香油。
又用一个盘子装了两个鸡蛋和一个饼子。
“柱子,快吃饭,晚了就不赶趟了。”
赵振东坐下来,“我大哥呢?”
“不用管他,他要是不去,我还省一块钱呢!”
赵振东乐呵呵的开始吃饭,他才不会指使老妈去叫赵振有呢,老妈对自己一个人好就行了,对别人好不好,他才不管呢。他绝对不可能傻乎乎的去为难他妈。
赵长盛趴在被窝里,“柱子,注意安全啊,事情办不成也别着急上火,你才十四岁,在家再玩几年也不要紧。”
赵振东点头:“我不着急,我就是进城去看看形势,老蹲在家里,外面什么事情都不知道,那怎么行。”
赵长盛叹了一口气:“唉!你爸我就会干活挣工分,别的什么也不懂,你要是生在城里,就不用这么辛苦了。”
“爸,你这不是扯远了嘛,我要是生在别人家,谁能对我这么好。你就放心吧!你儿子我就是生在农村,一样也能混成一个有出息的人。”
赵振东吃完了饭,赵振有也过来了,这家伙盛了一碗稀饭,拿了一个大饼子,饭碗在手里面转了一圈,一碗稀饭就灌下去了,一个大饼子几口就造进去了。
“柱子,咱哥俩走吧!”
赵振东把东西检查了一遍:“爸、妈,我走了啊,你们俩今天不行去干活啊,要不然我回来就生气了!”
“走吧,走吧,快要到点了,我和你爸今天肯定不去干活。”
赵振有背着一个小书包,里面是几个热乎的鸡蛋,这是他妈给她老儿子吃的,他得负责背着。
哥俩踩着小河里面的,间距半米左右的一块一块的大石头,过了小河,到了对岸。
秋天枯水期,河里没有多少水,这些石头就是过河的小桥。
火车站就在镇合作社对面,哥俩走了几分钟就到了。
镇合作社就是供销社,别的地方叫供销社,赵振东他们这里管供销合作社,叫合社!
哥俩在火车站票房外面等了十多分钟,火车站才开门卖票。一个人五毛、两个人一块。
赵振有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弟弟,他妈就给他一块钱,他想把这一块钱省下来,给他未来的媳妇儿,买两个头绫子。
他未来的媳妇儿都念叨好几回了,一个红色的头绫子、一个粉色的头绫子,扎在大辫子上面,像两只蝴蝶一样漂亮。
一个三毛钱,两个可能需要六毛钱。
赵振东就算是一个小气的人,也不可能跟他大哥计较五毛钱的事儿。
售票口后面挡着的纸壳板子拿开了,一个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小洞露出来了。
赵振东拿出来一块钱,买了两张到和安县城的车票。
两个小硬纸板,这种票一般人没见着过。
小小的硬纸板,长七十五毫米,宽二十五毫米,正面印着东风镇-和安县,票价0.50元,右侧有一道黑色斜线,上下分别印着半字和孩字,如果是半价票和儿童票,就从斜线剪掉。
有一道红杠的是快车,有两道红杠的是特快,没有杠的是慢车。
车票的背面印着某某铁路局,某某站和你要到达的某某站。票面上还印着盲文。
不大的一个小硬纸板,信息量可不小。想要彻底解释清楚,需要写论文。
赵振东给他大哥分了一张票,赵振有很兴奋,他媳妇的一个头绫子已经有了,下一个他还要继续努力。
距离火车到站五分钟,车站的大门打开了,赵振东拿着火车票,车站的检票员手里拿着一个车票打孔钳,“咔嗒”一声,在车票的边上打一个M型的缺口,也有的火车站打的是类似h型的一个缺口,这就是检票了。进站台等着上车就可以了。
“呜呜呜”火车进站了,这是一个老式的绿皮火车。
火车停稳,列车员打开车门,先下后上。
赵振东哥俩拿着票,给列车员看了一下,就上车了。因为火车快到终点了,车上的旅客并不多,还有不少空的座位。
座椅是用木板条钉成的,上面刷了一层黄色的油漆。

赵振东哥俩找了一个在一起的座位坐下来。
火车哐当哐当的往前走了,刚把速度提起来,刘家堡子车站到了。
然后再继续,哐当哐当四道沟车站到了,哐当哐当二道沟车站到了,接着哐当哐当和安县城到了。
赵振东长长的出了一口气,二十公里,火车走了四十分钟!
赶紧下车吧!
赵振有坐的是意犹未尽,磨磨蹭蹭的不愿意下车。临下车的时候,还摸了座位一把,他再见到他的未婚妻的时候,有的吹的了。
哥俩拿着火车票,到出站口,检票出站。
赵振东拿着火车票晃了一下,说:报销!就把火车票留下了。
赵振有不知道啊!他的火车票被检票员收去了,把他心疼的呀!这可是他回去跟未婚妻吹牛逼的证据啊!
怎么呐!他又不敢跟检票员要回来。他就盯着赵振东手里的车票看,然而,赵振东把车票揣起来了!
没有了指望的赵振有,默默地跟在弟弟的屁股后面走。
现在才五点多钟,天刚蒙蒙亮,上哪去呢?
赵振东把赵振有领到了百货大楼门口,赵振有看见百货大楼,来了精神。
太高了!三层的大楼啊!谁见过?须得仰视才行!
“大哥,你就坐在这里等我,我上那边去办点事情。”
赵振有害怕了,他也不知道怕什么,反正就是心慌慌的,“小柱子,你快点回来啊!”
“大哥,你就在这里坐着,百货大楼开门还早的呐!我一会儿就回来了。”
“那你快点回来啊!”
赵振东挥挥手,转身就走了。
这个时代的人,肚子里面没有多少油水,没有晨练的习惯。
但是他们家里没有厕所,得起早上厕所,晚了就得排号。
憋不住就得在家里的尿桶里面解决,然后再拎到公共厕所里面去倒。
倒尿桶还行,倒那啥就很尴尬。
赵振东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两个小麻袋,一个麻袋里面装了一对野鸡,一个麻袋里面是四块带皮毛的鹿肉。不带皮毛不行,人家不信!
赵振东溜溜达达的寻找公共厕所。
前方五十米开外就有一个公共厕所,男男女女的有好几个人出没。
男的不行,没有同情心,还愿意发贱。
女的行,爱心容易泛滥,都有一颗善良的心。
“阿姨,你好!”
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,正往家走,被赵振东一声阿姨给留住了。
她笑殷殷的看着赵振东,小小少年,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。
赵振东要是叫她大姐,她就会不高兴,因为她的儿子不比赵振东小几岁。
这不像后来的那个时代,三五十岁了,都剩家里了,还让人家小孩儿管她叫小姐姐,不叫还不乐意。
“阿姨,我是从农村来的,我大哥快要结婚了,可是我们家里连给他做被褥的布料和棉花都没有,我爸上山打了一对野鸡,不知道能不能换点棉花什么的。”
换东西的呀,这样的事情经常有,乡下的人家,没有办法弄到工业票,家里有要娶媳妇的人家,买不到枕巾、被套、暖水壶、搪瓷缸子什么的,就拿点东西进城找人来换一下。
只要拿来的东西是自己家的劳动所得,就不算是投机倒把,政府不鼓励,也不严格制止。
这种情况能帮就帮一把呗!俩好嘎一好的事情,对谁都有利。
东北人心地善良,乐于助人,没有那么多坏心眼子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