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朱宇朱载垕 > 第249章 要修英烈坛

我的书架

第249章 要修英烈坛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听了朱载坖的话,杨博陷入沉思。

  而俞大猷与戚继光则喜上眉梢,对于他们两个武人来说,这可是一件大好事。从此武人不用再被猜忌,人走在路上,都能挺胸抬头了。

  “陛下,臣有一事不明,还请陛下为我解惑。”杨博终究是科举考出来的,有点不甘心,“这将不知兵,兵不知将,如何可能将领直接带兵便可出战?如此岂非儿戏,战时将令不达,而兵不知意,焉能胜战之。”

  朱载坖哈哈一笑,指着俞大猷与戚继光道:“关于这一点,你尽可问俞卿与戚卿两人。当初朕命他们二人出战俺答汗,四万就营之兵,可没有跟着他们操演过一日。然而塞外一战,归化城转瞬易手。是何原因,他们两人应该最清楚。”

  俞大猷与戚继光两人,虽然年纪一老一少,但都是带兵多年之人。对于为何带着京营,便可直取俺答汗的老巢,他们也有自己的心得。

  看到杨博的目光转向自己,俞大猷便拱手道:“这还要亏得陛下练的好兵,令行禁止,一举一动皆有章法可循。带京营的兵,只要学过陛下所写的练兵手册,便可无碍。”

  戚继光也点头道:“陛下所写的练兵手册之中,有练兵之法,还有兵丁所应遵守诸事。一应传令执礼等事,准绳俱全。只要将领学了练兵手册,便随时可带这些兵丁出战。相互之间,便如操演了千百遍,自然平顺无碍。陛下写练兵手册,想必就是要将我大明的兵丁训练如一。而将领出战,兵将便如多年配合一般,毫无生涩之感。”

  杨博知道,如果真如俞大猷与戚继光所说的那样,大明将来最大的固定带兵将领,也就是个卫所的指挥使了。如此一来,便可使得武人带兵规模得到控制,不敢作乱。象唐代之时,一个节度使手下控弦十余万甚至数十万的情形,是根本不可能再出现的。

  “真没想到,陛下竟是文武双全,这练兵手册也可写得,了不起。”杨博也没想到,朱载坖会想的如此周全,使兵将分开,“老臣佩服之致。”

  朱载坖一摆手,“这有什么可佩服的,如此不过是为了使我大明更进一步罢了。前些时候,整顿军制只不过是权宜之计。真正要完成,还要相当的时日才可。”

  之前对于大明军队的整顿,朱载坖只是为了抓紧兵权。如今再次改变明军的架构,也不是个简单的工作。朱载坖如此做,便是为了让明军的体系,更加接近现代的指挥体系。

  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一件事,是朱载坖一定要做的。给明军荣誉感和使命感。

  自明初之始,武人就被视为贱役。卫所官兵更是被文官呼来喝去,从事各种工程不说,还要给私人耕种土地盖宅子。这种事放在后世,都是不可想象的。

  朱载坖现在要做的,就是将武人从这种境地解放出来,使之拥有保家卫国的荣誉感。若是明军整天被人折辱,连基本的自尊都没了,就更谈不上荣誉感,也就不要想什么忠诚了。天知道这样的军队,会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做出什么事。

  不过,数十年后的吴三桂,却完美的解释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忠诚度。

  “陛下,如此改变军制,是否要对外敌动兵?”戚继光试探的问道。

  朱载坖哈哈一笑,摇了摇头,“现在我大明天兵,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,但这只是暂时的。我之所以要改变军制,便是为了数十年上百年之后,我大明天兵一样无敌于天下。若要做到这一点,便须让我明军有荣誉感和使命感,不得受人折辱。只有我明军有了荣辱之心,才能忠君爱国报效朝廷。”

  杨博心中暗叹一声来了,陛下做事真是让人无法预料,然而大方向却总是对的。最厉害的是,陛下总能找到事情的根由与症结,从而使之妥善解决。这一次,却不知道陛下,如何来提升明军的荣辱。

  朱载坖并没停口,而是按着自己所计划的,一一说与这几人听,“若要如此,便要做一些事情。朕打算在先农坛之西,修一座英烈坛。用之以祭祀我大明历年来为国捐躯之英烈,使之英灵长驻永保国安。使我大明历年牺牲之明军,无论有无姓名留存,皆可享其香火于英烈坛殿堂之上。”

  俞大猷与戚继光两人,哪里听说过这个。只是朱载坖如此一说,要将那些为大明牺牲的普通兵丁也置灵于英烈坛,便让两人心中悲喜交加,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
  扑通!扑通!

  两人同时跪倒在地,对着朱载坖长拜不起,“臣等多谢陛下!”

  “臣曾多年带兵于东南,与倭寇交战不下千次,其间而殁者不下数千兄弟。臣许多人都不曾记得姓名,兄弟们能得如此国礼,想必泉下有知,必会欣慰不已!”俞大猷老泪纵横道。

  “臣亦如是,若得陛下惦念,死而何憾之有!”戚继光也是非常激动。

  杨博目瞪口呆,却不得不钦佩不已。

  “陛下,只此一事,便可使天下诸军为陛下归心,恐争相效死而已。”杨博也跟着道。

  “错了,我要修这座英烈坛,并非是为了邀买人心。”朱载坖摇头道:“这便是给我大明军人,竖立一个英烈圣地,使我大明军人,因此而有荣誉感。此英烈坛,并非只能有朕来祭祀。而是常年开放于百姓,使百姓也知道,尔等平安来自于何人。如此,谁还会视武人为贱役,从而不屑一顾呢。从而,更使我大明军兵也都知道,尔等是为谁而战。其肩头所负者,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,是我大明亿万百姓。如此,还会有兵将敢轻易杀良冒功,敢轻易反叛否。”

  杨博叹了口气道:“叛者天下唾骂,死者亿万香火。如此,何来斗志不强,何来轻易投敌。”

  朱载坖让俞大猷与戚继光两人起身,“你们都是我大明之武人,更是教授明军武将之师长。我刚刚说的这些道理,希望你们二人也讲予学员听,使之明白为谁而战。”

  对于明军的思想工作,朱载坖是不会放松的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