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萧晴楚晟睿 > 第342章 争奇斗艳

我的书架

第342章 争奇斗艳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反正小夫妻俩还年轻,总还有开枝散叶的时候。不过这事儿算是办到尚书夫人心坎儿上了,连带着对自己的女婿也添了几分好感,对自己的小女儿也是言听计从。

“既然若云有这么好的机会,为什么不把握呢?”

小女儿抱着怀里还没满月的孩子,轻声对尚书夫人说道。

“娘亲想想看,就算我怀里这孩子随了我们家的姓,但要等他金榜题名,功成名就,只怕父亲已经老迈在朝堂之上,也没什么功绩了。”

“到时候我们家还有谁能在朝中支撑着呢?这尚书府不就慢慢没落了吗?若是我们家出了一个太子妃,可就不一样了。太子没登基的时候总要笼络着我们家,等到太子成了皇上,若云可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了,到时候对我们家有些照拂也是理所当然,等这孩子长大以后,可真是能省下不少事儿呢。”

这小夫人其实想的没错,自家大姐只有这一个女儿。现在又把女儿送到了父亲这里,可是自己家里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儿子,往后还不一定如何呢?若是自家的外甥女真的成了皇后,还怕他们家未来没有好日子过吗?

这小夫人原来也是千娇百宠的,家中上下都将她视若珍宝,可是嫁给这小官以后,虽然丈夫对她好些,但家境总是不如意。

有了小女儿的话,尚书夫人也想着拼一把,看看能不能让陈若云讨得皇后的欢心,成功当上太子妃。

不过这件事情想要成功谈何容易。听说太子太傅家的孙女称病,已经避开了这个宫宴,而自家的老爷也想着用同样的方式让陈若云躲开这个宫宴。

这事儿被尚书夫人和陈若云知道了以后,都很不能理解尚书大人究竟是怎么想的。

看到自家夫人和外孙女不快,尚书大人也懒得和她们分析朝中的动向,只能由着她们去做。

不过好在陈若云出身并不算好,估计皇后也看不上她,事实也的确如此。

初十宫宴,陈若云是乘兴而去,败兴而归。虽然元珍这个,皇后早就看中了的太子妃,并没有出现在宫宴之上。但是宫宴上还是很热闹的,也让皇后看到了更多可能。

若论家世,虽然陈若云的外祖父是刑部尚书,不过她终究和刑部尚书不算是一家人,关系稍微远了一点儿,也就不入皇后的眼。

尚书夫人带着陈若云和另外一位世家女子一同去向皇后请安,皇后一句话都没有和陈若云说,却拉着对方讲了个不停。

光是这一件事儿都足够让陈若云知道,自己在皇后面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。

而皇后也懒得在她们面前装模作样,本来就是小门小户出来的,不入皇后的眼也是理所应当。只不过这事儿被陈若云记住了,可就要没完没了了。

“你也不必想太多,太子妃这个位置本来就不是好坐的,你看这宫宴之上多少女子都是奔着那个位置去的,可最终太子身边的太子妃也就只有一个。更何况我听说太子……”

尚书夫人自悔失言,生怕隔墙有耳,便立刻住了嘴,不敢再多说一句话。

“外祖母放心,我自己心里清楚。这事情本就不是我们争能争到的,太子妃究竟是谁,还要看皇后娘娘想为太子寻得一个什么样的太子妃。”

陈若云故作温顺的样子让尚书夫人松了一口气,“是啊,天家的事情哪里容得到我们插手?既然如此,我们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些事,你只当来宫宴上玩乐就好了。”

陈若云乖顺的点了点头,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。

这人就算别人不激都会自己要去争,若是被旁人用言语激了几句,只怕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。

偏偏还就有些官家女子看不上陈若云的出身,觉得她不过是个被带到宫宴上来长见识的,言语间自然没有那么温和。

“我到真是佩服尚书大人了,不知道从哪儿扒出来的一个小门小户的外孙女,都能领到宫宴上来。”

“你说这话可真是要小心一点,张家人哪里是那么好得罪的?”

尚书大人姓张,陈夫人本也姓张,只是出嫁从夫被人冠了夫姓罢了。

“张家人的确不好得罪,但她又不姓张,当年张家在京城中是有多么威风啊,张家的两个女儿都是艳冠京城的,没想到这个外人却丢了张家人的脸。”

陈若云在宫中受气的场景,怕是萧晴最想看到的一幕了。

单论千里之外,皇宫中发生的事情,说不定还能让萧晴有些高兴。可是眼下发生的事情却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
也许是沈三公子身亡的消息给采莲带来了太大的打击,这两天采莲总是神智恍惚的,做什么说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。

萧晴有心观察一下采莲的情况,但是因为其他的事情不得安生,也就有些忽略采莲的感受。

好不容易闲下心来,有时间关照一下采莲。可是采莲的情况还是一如往常,没什么精神也不愿意和萧晴说话。萧晴知道她是为了沈三公子的事情心里难受,不过这已经过去好几天了,而且采莲也答应他们和他们一起上京,为什么就是放不下这件事儿呢?但是萧晴也知道不能把采莲逼得太紧,就什么都没问。

一晃儿就到了初十,严一的人正在宫中盯着宫宴,看看陈若云还能在宫宴上面出什么丑,而萧晴这晚也没有什么事情,便和采莲一同在铺子外面坐着。

“初十了,我们马上就要回京了。”

风先生已经做好了打算,只等宫宴完毕以后,他便会和太子太傅商量着,把六皇子接回宫中。自从礼部侍郎齐大人身死以后,把六皇子接回宫中的事情好像就搁置了一般,不过皇帝并没有忽略六皇子,反而私下里更加着急。

但这话由谁来说都不妥,朝中的大臣也没有一个敢在这个时候多嘴多舌的,生怕摄政王因此记恨上他们。
sitemap